恢弘交响七十载 激越变奏新时代
从新中国成立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17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70倍。“非凡”、“无与伦比”和“难以置信”...这是国际观察家用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热门词汇。 这种赞美是对中国经济奇迹的由衷感叹。人们已经看到,一个已经积累了贫困和弱点的古老东方国家已经从一个一切都无用、需要复兴的地方开始,并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和全球经济治理的贡献者。这样的发展轨迹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以其非凡的节奏融合成一个宏大的运动,引起了世界的共鸣。 从贫困到弱势到活力——中国发展的征程 斯蒂芬·佩里(Stephen Perry),英国48个团体俱乐部的主席,几乎和新中国同龄。佩里于1972年首次访问中国。各地的稻田和整天在田里劳动的人们是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20世纪80年代,佩里在江苏开办了第一家大型合资企业。“那时非常穷。”他回忆道。 今天,佩里对中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现代通信方式印象深刻。将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他叹了口气,“这是不可思议的70年。” 这是经济规模达到新高度的70年。195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持续超过70万亿、80万亿和90万亿元。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近16%。 这是70年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例最高。如今,中国拥有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包括联合国工业分类中的所有工业类别,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在重大科技领域和现代新兴产业中,中国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是门开得越来越宽的70年。195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只有11.3亿美元。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2018年,中国实际利用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135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从积极融合走向世界——中国对协奏曲演奏的贡献 从1961年到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为1.1%。从1979年到2012年,平均年贡献率上升到15.9%,仅次于美国。2013年至2018年,年贡献率上升至28.1%,居世界首位。 日本经济学家田奈秀吉(Hideyoshi Tanai)哀叹,没有中国的长期快速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可能不会达到目前的水平。阿根廷罗萨里奥国立大学研究员罗梅纳·苏达克(Romena Sudak)坦率地说,拉丁美洲已经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中国不仅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增加了公平和宽容。70年来,中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率下降到1.7%。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做出了70%以上的贡献。据《菲律宾之星》专栏作家李天荣称,让数亿人脱贫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 谈到中国的经济奇迹,许多海外人士有不同的分析角度,但他们都同时提到了该制度的优势。巴西中国及亚太地区研究所所长塞韦里诺·卡布拉尔(Severino Cabral)认为,中国今天的成就与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密不可分。这为包括拉丁美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 从和平共处到命运和社区——中国思想交响曲 136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和195份合作文件涵盖了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世界更多地区生根发芽。从知识到实践,中国诠释了中国发展哲学和智慧的真谛。中国与其全球伙伴一起消除了保护主义的噪音,谱写了迈向和谐世界的交响曲。 从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70年来,中国一直倡导和平合作、互利共赢。这一理念始终如一,并逐步升级,为动荡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积极的能量。 从参与自由贸易到捍卫多边主义,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逐渐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从自由贸易的一般贸易者上升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捍卫者。分享宽容和多边合作有效地规避了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负面影响,给世界经济带来温暖。 从学习遵守国际惯例到参与制定全球规则,在过去70年里,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提升为国际公认规范和机制的维护者和贡献者,并承担了与其他国家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 中国正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拍上,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世界经济展开更加和谐、更加充满激情的新运动。(新华社) 国家商业日报 |